2018 國際台北大師鋼琴藝術節
  • Home
  • About
    • 2018 ITMPF
    • Contact Us
    • Site Map
    • Links
  • Meet the Faculty
    • Boris Berman
    • Michel Béroff
    • Andrei Diev
    • Christopher Hinterhuber
    • Hee-Sung Joo
    • Dorian Leljak
    • Sasha Starcevich
    • Chong-Lim Ng
    • Dan-Wen Wei​
    • Chun-Chieh Yen
    • Star Faculty from Taiwan
  • Events
    • Master Classes and Lectures
    • Star Concert Pianist Competition
    • Concerts >
      • All Star Faculty Concert Program
  • Student Area
    • 2018 List of Active Participants
  • Tickets
  • Sponsor & Volunteer
    • Special Thanks
    • Sponsor us
    • Ways to Volunteer
  • 首頁
  • 關於我們
    • 2018國際台北大師鋼琴藝術節 >
      • 2017活動回顧:開幕記者會紀實
      • 2017活動回顧:大師班側寫
      • 2017活動回顧:大師雲集音樂會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 友善連結
  • 師資陣容
    • 貝爾曼教授
    • 貝羅夫教授
    • 迪亞夫教授
    • 辛特戶柏教授
    • 朱喜晟教授
    • 勒利克教授
    • 黃仲林教授
    • 史塔協維契教授
    • 韋丹文教授
    • 嚴俊傑藝術總監
    • 臺灣鋼琴名家講座
  • 活動總覽
    • 大師班與音樂專題講座
    • 超級新星協奏曲選拔比賽
    • 藝術節音樂會 >
      • 大師雲集星光璀璨音樂會​節目
  • 學生專區
    • 2018正式學員入選名單
  • 購票資訊
  • 大師之友
    • 特別感謝
    • 贊助我們
    • 招募志工

臺灣鋼琴名家講座

Picture
法國國立巴黎音樂院鋼琴(Prix de Piano)及室內樂(Prix de Musique de Chambre)第一獎畢業。曾任文建會主委、總統府國策顧問、外交部無任所大使、國家文化總會秘書長、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兩廳院董事長、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主任、研究所長及藝術學院院長。

​現為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董事長、中華電視公司董事長、財團法人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榮譽董事長、台中市及台南市市政顧問。曾在法國、比利時、意大利、美國等歐美國家舉辦獨奏會,並與國外知名樂團:德國慕尼黑室內樂團、柏林愛樂木管五重奏團、日本名古屋愛樂管絃樂團、日本大阪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以及國內各樂團:國家交響樂團、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台北市立交響樂團等合奏演出。著作及編著作品豐富,並曾獲頒法國「國家典範騎士勳章」、法國「國家榮譽軍團騎士勳章」、法國「文化部文化藝術軍官勳章」等。

Picture
德籍鋼琴家魏樂富(Rolf-Peter Wille),1978年畢業於漢諾威音樂院(Staatliche Hochschule für Musik Hannover),即應邀來臺任教。1987年,獲紐約曼哈頓音樂院(Manhattan School of Music, New York)鋼琴演奏博士的學位,在校期間也曾經任教於該校。

魏樂富曾跟隨俄籍鋼琴家艾羅諾夫(Arkady Aronov)、美國鋼琴家葛拉夫曼(Gary Graffman)、法國作曲家拉威爾(Ravel)的嫡傳弟子裴勒謬特(Vlado Perlemuter)及德國名師凱默林(Karl-Heinz Kaemmerling)等國際名家研習琴藝。並曾受教於兩位美國現代音樂作曲大師:姜凱基(John Cage)及艾里奧.卡特(Elliott Carter)。寇蒂斯前音樂院院長葛拉夫曼曾推崇其「富有至高才藝,同時兼具超凡知性」。魏樂富曾先後巡迴世界四大州於各地演出;他曾與國際頂尖樂團莫斯科愛樂交響樂團、維也納室內樂團,俄羅斯史維德洛夫斯克愛樂交響樂團、瑞士洛桑室內樂團、加拿大加爾各里愛樂交響樂團、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國家交響樂團、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及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等樂團以獨奏家身份演出。除此之外,魏樂富也經常與世界知名音樂家合作室內樂及現代音樂之首演。

近年來,他更以敏銳的音樂感受及幽默的文章,在國內外報章雜誌上發表,廣受喜愛。魏樂富博覽群籍,所涉獵的藝術領域極為廣泛。而這種對藝術的認知,洋溢在他對音樂的詮釋中。其所著述之《李斯特悲愴協奏曲研究》、《冷笑的鋼琴》、《怎樣暗算鋼琴家》、《台北沙拉》、《鋼琴家醒來做夢!》、《雙鋼琴25年》,獨奏專輯「展覽會之畫」由菲利浦品牌出版及與其夫人葉綠娜女士共同合作的「青春舞曲」、「幻境」、「戲,舞」、「雙鋼琴20週年紀念特輯」、「童心、童音」、「雙鋼琴25週年紀念音樂會」雙鋼琴演奏曲專輯,更是備受好評。魏樂富目前執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為1990年國家文藝獎得主,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之外籍人士。

1994年,魏樂富創立了「鋼琴劇場」。並創作音樂劇「小紅帽與大黑琴」、「展覽會之畫」等劇的音樂、劇本、造型、甚至舞蹈之各項細節均由他設計、編導,充份展現了音樂外創作天份與才華。而1995年,也由全音出版社發行出版了「魏樂富、葉綠娜雙鋼琴曲集」的創作樂譜。魏樂富除了音樂、文學上的天份外。在繪畫上也有獨特的造型風格。所出版的著作、樂譜,均由他親自手繪封面與插畫。

在臺定居三十餘年,視臺灣為家鄉,在外均自稱為是來自臺灣的音樂家,並時時刻刻以提倡發展臺灣的國際音樂地位為目標,希望能對臺灣樂壇有所貢獻。

魏樂富所推出之十餘張雙鋼琴演奏專輯,與三張獨奏專輯均備受好評,分別由Philips、Universal 等品牌出版。其中《雙鋼琴三十年禮讚》於2010年獲得金曲獎「最佳演奏獎」及「最佳古典專輯獎」。並與葉綠娜共同獲得2010年獲頒外交部睦誼獎章。

Picture
被譽為「現今美國樂壇最引人囑目的鋼琴家之一」的諸大明(福特渥斯電訊報),自九歲起正式學習鋼琴,十歲即舉行獨奏會,引起轟動。1981年應邀參加世界四大鋼琴比賽之一的美國「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以精湛琴藝,成為第一個在這項國際大賽中獲獎的中國人。

美國權威樂評家哈洛德荀柏格為此以「中國鋼琴家諸大明震驚之克萊本大賽」為標題,在紐約時報發表了專題報導。並稱諸大明為「最具魅力之演奏家」,隨後,諸大明到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研究深造,師承鋼琴大師魯道夫費庫斯尼(Rudolf Firkusny),取得「國際吉娜巴考爾鋼琴比賽」首獎、茱莉亞音樂學院協奏曲比賽冠軍、及音樂藝術博士學位。

旅美期間,諸大明演奏足跡遍及北美、歐洲及遠東,深獲好評。華盛頓郵報的瓊安.芮陶勒推崇「諸大明是一位極富表現力的大師」,並指出「無可置疑的,他是一位除了在音樂上言之有物的藝術家,而且具有真正巨匠般的高妙技巧」。紐約資深樂評家歐文.克羅頓稱他為「天才橫溢的演奏家」。德州休士頓記事報的查爾斯.華德先生則稱「諸大明的演奏呈現了令人難忘的深刻詮釋」。史丹頓島先驅報的愛德溫.羅拔茲認為他的演奏,「宛如蕭邦本人的演奏,優雅而華貴」而格林威治時報的專欄評論家約翰.斯威尼寫道:「他所表達的音樂不但具有深刻內涵,而且風格純正。他對音樂的認知,已達到真誠與生命力合為一體的化境」。

除了獨奏會,諸大明並應邀以獨奏者的身分與世界許多交響樂團演出。與著名的指揮家Gerard Schwarz、Leon Fleisher、George Mester、John Giordano、Henry Mazer、Marc Kissoczy、李德倫、陳秋盛、張大勝、呂紹嘉、張己任、葉聰、陳佐湟、蘇正途、林友聲、李英、余隆,以及茱莉亞交響樂團、香港愛樂交響樂團、沃斯堡交響樂團 、萊茵愛樂、上海廣播交響樂團、 聖荷西交響樂團、國家交響樂團(NSO)、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台北愛樂室內樂團、中國愛樂交響樂團,臺北市立國樂團等樂團合作。

中國大陸、德國、加拿大、美國、日本及台灣的廣播電台及電視台均曾多次轉播諸大明的演奏會實況,包括美國紐約時報廣播電台、日本NHK電台,中國大陸中央廣播電台。美國公共電視網並特邀諸大明製作獨奏專輯,通過衛星,在全美及加拿大聯播。

諸大明旅美期間曾在多所音樂學院任教。包括茱莉亞音樂學院、紐約大學音樂系、紐約林肯表演藝術中心專題節目演講藝術家、多所學院的駐院藝術家,以及美國和加拿大等地的國際音樂節。現任教於東吳大學音樂系。諸大明並且經常應邀擔任國際鋼琴大賽的評賽(包括義大利西奈加利亞國際鋼琴比賽及第一屆台北國際鋼琴比賽、西班牙Puigcerda國際鋼琴比賽)。

​諸大明已出版的CD包括《布拉姆斯d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台北愛樂管絃樂團,Henry Mazer指揮,1994.6)、《秋月》古琴鋼琴禪想曲(臺北市立國樂團,葉聰指揮,1995.5)、《貝多芬降E大調第五號鋼琴協奏曲》Video CD(台北演奏家聯盟樂團,Marc Kissoczy指揮,1996.2)、《李斯特超技練習曲鬼火》(Feux Follets)(東吳大學出版之”雙溪樂饗”選輯,1997.7)、《山林鋼琴協奏曲》(香港小交響樂團,劉敦南作曲,葉聰指揮,雨果唱片公司發行,1998.4),另外,由美國鑑賞家協會(Connoisseur Society)製作,國際鋼琴錄音製作權威亞倫.席維爾(Alan Silver)精心於紐約錄製的《蕭邦前奏曲全集》亦即將發行。

Picture
葉綠娜女士,為高雄縣人。自幼跟隨吳漪曼、蕭滋、吳季札等教授學琴。在奧地利獲得薩爾茲堡莫札特音樂學院鋼琴演奏藝術演奏家文憑。在校期間,曾師事萊莫(Leimer)及賴格拉夫(Leygraf)兩位大師。畢業後,繼續留校研習作曲課程。
    
1976年赴德國漢諾威音樂院(Hannover)繼續跟隨賴格拉夫教授學琴。1978年通過德國國家鋼琴教師甄試,同年返台任教。這期間,曾獲加拿大班芙藝術中心(Banff Canada)與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獎學金。出國深造,在茱莉亞音樂學院期間,隨拉泰納教授(Lateiner)學琴,並擔任該校正式之聲樂伴奏。

1978年至今,葉綠娜女士不曾間斷地以獨奏、雙鋼琴、伴奏、室內樂等各種不同的演出形態活躍於國內外樂壇;曾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國家交響樂團、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加拿大加爾各里愛樂交響樂團、馬尼拉交響樂團、薩爾茲堡國際夏令營交響樂團和俄羅斯史維德洛夫斯克愛樂交響樂團搭檔演出。與其夫婿魏樂富絕佳默契,精湛的雙鋼琴演出,備受各界矚目。演奏足跡遍及德國、美國、俄羅斯、中南美洲、東歐、芬蘭、愛沙尼亞、澳洲、紐西蘭等地。並兩度與俄羅斯國家管絃樂團由普雷特涅夫指揮,及卡羅.龐弟指揮下演出。

葉綠娜女士除了在音樂上的傑出表現外,也經常在國內各大報章雜誌上發表音樂評論與文藝作品,其所著述之《晚期浪漫派時代的鋼琴技巧與鋼琴教學法》、《詮釋蕭邦練習曲作品二十五》及其與魏樂富所推出之「幻境」、「戲舞」、「青春舞曲」,等多張由Philips 與 Universal品牌出版的雙鋼琴演奏專輯。除此之外,錄製《蕭泰然鋼琴曲集》及《郭芝苑鋼琴曲集》均備受好評。1990年與魏樂富共同獲得國家文藝獎章。2010 年赴教廷演出教宗接見,外交部頒發睦誼獎章, 同年並獲金曲獎最佳演奏獎與最佳古典專輯獎,2012年獲金曲獎最佳製作人獎 ,2015年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 。

除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外,葉綠娜一直活躍於各領域,自1996年至今擔任台北愛樂電台「黑白雙人舞」節目主持人。​

Picture
美國印地安那大學(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鋼琴演奏博士(Doctor of Music in Piano),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專任教授。

自幼習琴,為臺灣早期音樂實驗班的菁英,並以第一名保送直升國立臺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爾後赴美國印地安那大學深造(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獲鋼琴演奏碩士、博士學位。在臺師承王穎、陳郁秀教授;赴美師事國際蕭邦鋼琴大賽「魯賓斯坦特別獎」得主,傳奇大師Michel Block。並曾接受陳宏寬、Solomon Mikowsky、John Perry、Oxana Yablonskaya等大師指導。室內樂師事Luba Edlina-Dubinsky、Rostislav Dubinsky、Joseph Gingold、Franco Gulli、及Janos Starker;並隨名音樂學家A. Peter Brown研究室內樂作品。曾任美國印地安那大學鋼琴助教,並任教於印地安那大學夏季鋼琴營。

鍾博士為臺灣中生代極活躍之鋼琴演奏家及教育家。曾受邀於美國鮑羅定三重奏室內樂節(Borodin Chamber Music Festival)中演出。獲選臺灣中正文化中心兩廳院「樂壇新秀」。回國後除每年定期於國家演奏廳舉辦獨奏會之外,並於臺灣各縣市文化中心巡迴演出獨奏會。鍾博士經常與臺灣小提琴家及大提琴家搭檔二重奏音樂會演出,且致力於臺灣作曲家之作品發表。近年並受邀至國內外音樂節演出及大師班。2017年夏天獲邀參加第二屆East/West International Piano Festival,於杭州演出獨奏會及大師班。同年參與臺灣師範大學第一屆國際斐洛嘉鋼琴藝術節擔任客席榮譽講座。2013年獲邀至鼓浪嶼第一屆臺灣週音樂會,於鼓浪嶼音樂廳演出獨奏會。2012年於上海音樂院賀綠汀廳獨奏,發表臺灣當代作曲家作品。曾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臺北縣立交響樂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交響樂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絃樂團、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交響樂團、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交響樂團,及陽光台北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協奏曲。

Picture
鋼琴家賴如琳於美國伊斯特曼音樂院‭(‬Eastman School of Music‭,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New York‭)‬獲得音樂藝術博士學位返國之後,以鋼琴獨奏家、室內樂演奏家及聲樂伴奏等多元身分投入表演及音樂教育推廣行列。‭ ‬現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系專任教授,並任教於國立臺灣師大附中音樂班。‭ ‬

賴如琳分別畢業於福星國小、南門國中、師大附中音樂班,並獲直升保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 ‬期間主要的指導教授為林琼華、董學渝以及葉綠娜老師。‭ ‬自臺灣師大以第一名佳績畢業後,受聘於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歌劇工作室》,擔任專任歌劇伴奏。‭ ‬隨後獲美國密西根大學音樂系‭(‬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榮譽獎學金出國深造,取得「鋼琴演奏」及「鋼琴室內樂及聲樂伴奏」雙碩士文憑。‭ ‬在伊斯特曼音樂院攻讀博士學位期間,除獲全額獎學金之殊榮,獲得了年度《Kneizel‭ ‬德國藝術歌曲比賽最佳鋼琴伴奏獎》,為獲該獎之第一位亞洲人。‭ ‬著名美國鋼琴家Martin Katz‭ ‬及‭ ‬Dickran Atamian對賴如琳的評論:「如琳是位真正的藝術家。」(M. Katz)「在樂界,我還未曾遇見過像她所具備如此才華洋溢的音樂天賦!」‭(D‭. ‬Atamian‭)

曾獲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樂壇新秀獎》並舉行個人獨奏會,賴如琳曾與指揮呂紹嘉、廖年賦、呂淑玲、謝中平、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管弦樂團及弦樂團合作演出《蕭士塔高維契第二號鋼琴協奏曲》、《a小調葛利格鋼琴協奏曲》、《孟德爾頌琴給鋼琴及小提琴雙協奏曲》及《莫札特雙鋼琴協奏曲》、蓋西文《藍色狂想曲》‭(雙鋼琴改編版本‭‬‭)‬。‭ ‬近來獨奏會包括:‭ ‬2007年《皓月當空,當我們吟唱心中的詩》、《純粹貝多芬》;‭ ‬2008年《歡樂耶誕》;‭ ‬2011年《兒時情景》;‭ ‬2013年獨奏會《吉光片羽》 ‬及2015鋼琴獨奏會《熱切的思念》。
​
賴如琳除了鋼琴演奏、音樂比賽‭、考試評審之外,亦致力於《鋼琴合作藝術》之推廣與提升,並教授鋼琴演奏、視奏、伴奏及室內樂等相關實作與研討課程,期盼能藉此讓更多感性的音樂心靈親密相交。 近年之合作演出包括2014年《臺藝琴挑12手》、《美麗的夜晚Beau Soir-謝佳樺小提琴慈善音樂會》、2012年數場《琴弦絕響-賴如琳與她的好朋友們》系列室內樂音樂會等。

Picture
旅美鋼琴家鍾曉青先後畢業於寇蒂斯音樂學院、茱麗亞音樂學院鋼琴演奏碩士及演奏家文憑,並獲得紐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音樂藝術博士。5歲由鄭翠瑩、陳秋媛老師啟蒙鋼琴,赴美前曾受教於董學渝及郭素岑老師,在美期間師事Wha kyung Byun、Seymour Lipkin、Jerome Lowenthal及Susan Starr教授,亦曾接受Richard Goode、Mitsuko Uchida、Jacob Lateiner、Robert McDonald、Samuel Sanders等知名教授指導大師班及室內樂。

留美期間鍾曉青曾參加多項鋼琴比賽,包括波士頓中華藝術協會鋼琴比賽、Clark University Commonwealth鋼琴比賽、新英格蘭教師協會鋼琴比賽、Harry Dubbs Memorial鋼琴比賽、茱麗亞音樂學院協奏曲比賽、紐澤西州立大學協奏曲比賽等,皆獲首獎之殊榮。鍾曉青於1998年贏得第七屆國際中華蕭邦鋼琴比賽第一名及指定曲最佳演奏獎,及1999年山葉音樂文化推廣委員會及功學社所主辦鋼琴傑出新秀比賽第一名。 

演奏經驗豐富的鍾曉青經常受邀舉行獨奏會、室內樂演奏、鋼琴協奏及鋼琴伴奏,曾在波士頓Jordan Hall、Gardner Museum、紐約卡內基Weill Hall、Merkin Hall、林肯中心Alice Tully Hall、紐澤西Nicholas Music Center以及義大利、加拿大、日本、馬來西亞等地演出。鍾曉青亦多次與樂團合作演出鋼琴協奏,包括費城交響樂團、波士頓愛樂管絃樂團、新英格蘭音樂學院青年管絃樂團、賓州Old York Road管絃樂團、寇蒂斯管絃樂團、茱麗亞管弦樂團、紐澤西州立大學管絃樂團及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等,備受各方讚譽。

波士頓環球報首席樂評家Richard Dyer曾賦予鍾曉青極高評價:「最特出的是經由她的力度、音色及自由流露的節奏而雕塑出來的旋律,以及她對旋律與和聲微妙交互作用的充分瞭解與運用,幾近完美。」此外,鍾曉青具有非常豐富的伴奏經歷,經常與國內外知名音樂家合作演出,亦曾擔任多位世界級音樂家如馬友友、曾耿元、Dorothy Delay、Itzhak Perlman、Pinchas Zukerman、Lynn Harrell、Mistalov Rostropovich之大師班鋼琴伴奏。2013年及2015年鍾曉青受邀於Interharmony國際音樂節,擔任鋼琴教學及室內樂指導並參與演出。

鍾曉青除了活躍於演出之外,並致力於教學,曾任教於美國紐澤西州立大學音樂系及受聘為茱麗亞音樂學院專屬伴奏。鍾曉青現任教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鋼琴專任教授。

Picture
葉孟儒是現為臺灣當代聲譽卓著最為活躍的重要鋼琴演奏家,不過他的師承事實上更受鋼琴愛樂者注目:葉孟儒是承襲自俄羅斯鋼琴學派中涅高茲(Heinrich Gustavovich Neuhaus, 1888~1964)一支的當代重要鋼琴家,在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深造時,他的教授即是當今俄國最著名的鋼琴教授瑙莫夫(Lev Nikolayevich Naumov, 1925~2005),是俄羅斯涅高茲鋼琴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接受俄羅斯鋼琴教育的他,葉孟儒涉獵廣泛,除演奏大量俄國作品外,從巴洛克音樂到現代樂曲目,德奧樂曲乃至法系作品也是他專擅的領域。同時在許多音樂會評論中,他也獲得許多重要的讚賞。瑙莫夫教授對葉孟儒的讚譽如下:「葉孟儒的表現值得極高推崇,他是一位非常具有高度才華,並且擁有絕妙琴藝的鋼琴演奏家,音樂表現具有難得天赋和多樣性。觀眾始終给予温暖熱烈的回應,並且最為喜愛這種原創的風格,以及音樂表現上的獨特個性。」

葉孟儒七歲開始學習鋼琴,而自從1991-1999年間於莫斯科學習,他經歷其嚴格的俄國鋼琴學派正規訓練與人生的洗禮,而這也是他習琴的重要轉捩點。這八年間,葉孟儒經常以獨奏家的身分受邀在俄國主要城市演出協奏曲與獨奏會,之後他更以最高分的榮譽畢業於莫斯科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研究班;並獲得演奏科最高學位藝術博士。

葉孟儒曾受邀演出巴爾托克第二鋼琴協奏曲、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舒曼a小調鋼琴協奏曲、蕭士塔高維契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浦羅高菲夫大部分的鋼琴協奏曲(除了第四號外)、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及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拉威爾左手鋼琴協奏曲以及史克里亞賓的「普羅米修斯—火之詩」;合作的樂團包括俄國國家交響樂團(Russian State Symphony Orchestra)、克拉斯諾雅斯克(Krasnoyarsk)國立交響樂團、托木斯克(Tomsk)市立交響樂團、克梅羅瓦(Kemerova)州立交響樂團、烏法(Ufa)國家交響樂團(位於Bashkirstan共和國境內)、NSO 國家交響樂團、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台北愛樂管弦樂團、長榮交響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高雄市交響樂團、樂興之時管弦樂團、台北愛樂青年交響樂團、臺北市立國樂團、春之聲管弦樂團、台北市民交響樂團、台灣弦樂團、廈門愛樂樂團、朱宗慶打擊樂團等;所合作的指揮家: 林天吉、林濤、簡文彬、鄭立彬、江靖波、邵恩、陳永清、Gernot Schmalfus、Roger Epple、David Wroe等。

在獨奏演出方面,葉孟儒的足跡包括俄國各地境內,以及歐美等地。他演出的音樂廳包括莫斯科音樂學院大廳、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廳、克拉斯諾雅斯克愛樂大廳、臺北國家音樂廳等等,並參與在重要音樂節如北德石勒蘇益希-霍爾斯坦音樂節(Schleswig-Holstein Festival)和薩爾茲堡夏日音樂節(Salzburg Summer Festival)演出。

此外在室內樂方面,葉孟儒曾與知名美籍俄裔小提琴家貝琳娜(Nina Beilina,)、俄國著名小提琴家葛蓮丹珂(Tatiana Grindenko)、臺灣著名小提琴家吳孟平、知名長號演奏家宋光清、著名男低音羅俊穎,並曾與小提琴家吳佩璇、已故大提琴家許畢勒(Victor Chpiller)合作鋼琴三重奏以及NSO室內樂集等系列演出。

在個人CD專輯方面,葉孟儒於 1999年在莫斯科錄製所發行的CD,曲目包含拉威爾加斯帕之夜、普羅高菲夫第八號奏鳴曲和史特拉汶斯基之彼得洛西卡作品。2013年4月發行個人最新 CD專輯 《貝多芬:迪亞貝里33段變奏曲》( 雅砌音樂發行),此張專輯並獲 2014年第25屆傳藝金曲獎最佳詮釋獎。

葉孟儒現為專任教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並兼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

Picture
楊舒婷,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音樂藝術博士、美國印第安那大學鋼琴碩士暨法國號演奏家文憑,是臺灣新生代罕見的鋼琴、法國號演奏家。
​ 
求學過程中,楊舒婷的學、術科表現都相當亮眼。先後畢業於國內外一流音樂學府:古亭國小、師大附中國中部、成績優異保送師大附中高中部,學科總分達到臺大法律系及學、術科雙料榜首考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畢業後返回附中實習,獲得教師證書後,即獲獎學金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攻讀鋼琴演奏碩士、法國號演奏家文憑,爾後更以全額獎學金進入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攻讀鋼琴演奏博士,並擔任鋼琴助教。曾受教於陳玉芸教授、莊思遠教授、胡小萍教授、張瑟瑟教授、林明慧教授、Evelyne Brancart、Michel Block、William Black、Eugene Pridonoff等享譽國際之演奏及教育家。演出經驗豐富,以鋼琴獨奏、室內樂、伴奏,及法國號獨奏、室內樂、樂團演出方式呈現。除了校內外舉辦多場個人獨奏會、積極參與公益演出外,更多次獲得獎學金,參加國際知名音樂營並受邀參與演出,足跡遍佈歐、美、亞洲。

返國後除定期舉行音樂會外,更積極投入音樂教育的工作。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暨研究所兼任鋼琴助理教授,任教於古亭國小、師大附中、中正高中、新店高中等校,並擔任音樂停看聽師資培訓中心講師,有教無類及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深受各階層學生喜愛。

Picture
臺灣目前最受歡迎的全方位鋼琴家廖皎含,擁有全美最知名的三所音樂學院:Curtis、Juiiliard以及Yale的顯赫學歷。回國十三年中,在獨奏,器樂合作與教育各項領域皆有傲人的成就。個人演奏特質風采迷人,具有感性與細膩的音色;而其敏銳與隨和的個人特質更是所有音樂家爭相邀演的合作夥伴。名鋼琴家傅聰讚許其為「具有高度潛力的音樂家,其活力、氣質及自然流露的音樂性,令人印象深刻」。

目前已發行個人專輯「Encore」與「古意新聲~黃輔棠鋼琴作品精選集」;室內樂專輯「貝多芬大提琴與鋼琴作品全集」、「樂進化~奇響室內樂團~」與「采歌」以及臺灣名謠系列「思慕的人」、「荻生笛聲~東西謠想新臺風」、「心聆」與「傾聽台灣」。翻譯耶魯大學Michael Friedmann教授《二十世紀音樂聆聽技巧》,原笙國際出版與鋼琴大師鮑立斯柏曼(Boris Berman)名作《鋼琴彈奏法-鋼琴大師演出備忘錄》,五南圖書出版,是鋼琴教學法最受歡迎之教材。

從2010年至今擔任兩廳院評議委員,定期擔任國內重要音樂比賽評審,經常受邀電台專訪與大師講座分享教學演奏經驗。除了頻繁的演出邀約,廖皎含熱心兒童音樂教育推廣:曾參與鳳絃樂集DoReMi親子音樂會、張正傑親子音樂會、故鄉親子音樂會、功學社音樂講堂與C.I.M.鳳甲音樂沙龍等。其甜美的親和力與音樂感染力受到廣大小朋友的歡迎。電影「命運化妝師」與「手機的眼淚」也特邀參與音樂製作。

廖皎含從小在臺灣接受完整音樂教育至高中畢業,師事黃桂秋、林瓊玉、吳漪曼與葉綠娜。高中畢業赴美就讀Curtis音樂學院、紐約Juilliard音樂學院以與耶魯大學,師事Seymour Lipkin、Lionel Party與Boris Berman。現任台灣室內樂藝術推廣協會第五屆理事長,春詠藝術文教基金會董事與含光藝術藝術總監,目前為國立師範大學專任教師,師大附中、臺北市立大學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兼任教師。

Picture
盧易之是逐漸受到國際矚目的年輕臺灣鋼琴家。至今他曾在13項國際及區域大賽,如瑪麗亞卡納斯、仙台、胡邁爾等鋼琴大賽獲得前三名的佳績。他的演奏足跡遍及維也納金廳、柏林愛樂廳、及臺灣、日本、美國等29個城市的重要音樂廳,並被德國阿爾高日報(Allgäuerzeitung)評為「一個超技且深具音樂性的響宴…….,有著精細的表情與音樂素養」。2016年,盧易之在美國西岸巡回演出時,美國華盛頓州金縣(King County)特別訂2016年7月9日為「盧易之日」,表彰他在鋼琴演奏領域上卓越的成就。2006年維也納季弗拉基金會頒給他「季弗拉大獎」,肯定他在演出季弗拉作品上的貢獻。

 盧易之曾就讀於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碩士畢業)及柏林藝術大學(最高演奏家文憑畢業),至今已錄製布拉姆斯、蕭邦、臺灣作曲家洪綺蓮、陳泗治、及德國作曲家 Adolph Kurt Böhm等九張鋼琴作品集。後者在德國法蘭克郵報(Franken Post)及巴伐利亞古典音樂電台 (Bayern 4 Klassik)電台均獲得極高的評價。2012年其專輯《My Chopin; My Brahms》獲得臺灣金曲獎「最佳演奏獎」之肯定。

盧易之亦曾與歐亞知名的樂團如奧地利國家廣播電臺交響樂團、維也納太平洋室內樂團、柏林古典樂手樂團、羅馬尼亞阿拉德愛樂、日本仙台愛樂、仙台市民交響樂團、國家交響樂團、世紀交響樂團、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台北縣交響樂團、清華愛樂及長榮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目前任教於臺灣藝術大學及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除獨奏之外,並積極從事現代音樂、室內樂的演出。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
  • Home
  • About
    • 2018 ITMPF
    • Contact Us
    • Site Map
    • Links
  • Meet the Faculty
    • Boris Berman
    • Michel Béroff
    • Andrei Diev
    • Christopher Hinterhuber
    • Hee-Sung Joo
    • Dorian Leljak
    • Sasha Starcevich
    • Chong-Lim Ng
    • Dan-Wen Wei​
    • Chun-Chieh Yen
    • Star Faculty from Taiwan
  • Events
    • Master Classes and Lectures
    • Star Concert Pianist Competition
    • Concerts >
      • All Star Faculty Concert Program
  • Student Area
    • 2018 List of Active Participants
  • Tickets
  • Sponsor & Volunteer
    • Special Thanks
    • Sponsor us
    • Ways to Volunteer
  • 首頁
  • 關於我們
    • 2018國際台北大師鋼琴藝術節 >
      • 2017活動回顧:開幕記者會紀實
      • 2017活動回顧:大師班側寫
      • 2017活動回顧:大師雲集音樂會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 友善連結
  • 師資陣容
    • 貝爾曼教授
    • 貝羅夫教授
    • 迪亞夫教授
    • 辛特戶柏教授
    • 朱喜晟教授
    • 勒利克教授
    • 黃仲林教授
    • 史塔協維契教授
    • 韋丹文教授
    • 嚴俊傑藝術總監
    • 臺灣鋼琴名家講座
  • 活動總覽
    • 大師班與音樂專題講座
    • 超級新星協奏曲選拔比賽
    • 藝術節音樂會 >
      • 大師雲集星光璀璨音樂會​節目
  • 學生專區
    • 2018正式學員入選名單
  • 購票資訊
  • 大師之友
    • 特別感謝
    • 贊助我們
    • 招募志工